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杂志Magazine美树本晴彦 角色设定画集亚洲插画家青幻舍Seigensha360°BOOK童心异想世界gestalten:自然之作 心的感受PHAIDON:穿越世纪的美学探索限量艺术善本十周年七夕送礼求生指南寺田克也中国巡回活动Rizzoli:夏艺多巴胺Rizzoli:重现黄金时代最酷的大小孩善本自版Thames & Hudson:纸上艺术馆你是哪一“PIE”?TASCHEN:打破艺术距离你好,生活家!Prestel:经典艺术史·从文艺复兴到后现代Yale University Press:追寻真理之光导演的洞见演员的剖析电影幕后制作特辑影视创造指南定格的时光Thames & Hudson:纸上艺术馆(1)史蒂文·麦柯里个人作品集世界美食Phaidon:跨越星辰 致敬经典Thames & Hudson:沉醉艺术世界Laurence King:创意领跑Hoxton Mini Press限量版-艺术限量版-摄影限量版-表演艺术限量版-设计限量版Rizzoli:穿梭时空的时尚之旅小老鼠波波DK宝贝触摸书苏斯博士 Dr. Seuss立体翻翻书你好,世界艺术大师启蒙小指南大人物小人物,大梦想皮特猫小饼干洞洞书滑动看抽拉书吉竹申介埃尔维·杜莱艾瑞·卡尔马里恩·杜查斯贝娅特丽丝乔恩·克拉森孤独星球奥利弗·杰弗斯乐高凯迪克奖马克马丁博洛尼亚童书奖纽伯瑞奖其他获奖绘本我的小小外文童书馆普利兹克建筑奖luster出版社Abrams:接受吧 艺术投喂折纸艺术翻翻书青幻舍:光与影之舞Little Gestaltengestalten: 岂止于书善本出版14周年时尚课外读物TASCHEN40周年TASCHEN2022TASCHEN2023taschenPIE探寻中东欧艺术略影人,诗意地栖居Octopus出版集团线上书展时尚永不眠耶鲁大学出版社带你看历史PRESTEL:“经典”是一种集体认同感把别人的理想,过成自己的日常Sendpoints(2022)SendPoints来一场艺术大巡游!Phaidon2023Phaidon2023Phaidon你好,世界Prestel 艺术大师启蒙小人物,大梦想Templar 翻翻书天才名人系列Abrams Block纸板书Templar 欢迎来到博物馆Workman 迷你书屋Twirl 拉玩书Thames & Hudson 立体翻翻书Usborne 有声书Chronicle 触摸书吉竹申介 Shinsuke Yoshitake马里恩·杜查斯 Marion Deuchars贝娅特丽丝·阿勒玛尼娅 Beatrice Alemagna乔恩·克拉森 Jon Klassen马克·马丁 Marc Martin菲丽希缇·塞拉 Felicita Sala奥利弗·杰弗斯 Oliver Jeffers凯迪克奖博洛尼亚童书奖纽伯瑞奖其他获奖绘本童心启航 跨阅未来 Read for FunQuarto出版社活动Quarto:始于彩页 跨越万里时尚大牌的宠儿 RizzolABRAMS建筑主题线上书展Little Gestalten2021城市出逃计划 City Escape Plan青幻舍 Seigensha青幻舍 Seigensha(1)PIE(2022)PIE(2023)PIE摄影线上书展TASCHENSendpoints善本出版Sendpoints生活在伊甸园PRESTEL:艺术是生活的镜子彩图,为书籍添上吸引力百年传承的真理之光百年传承的真理之光吃掉艺术馆跨时空艺术之旅Rizzoli:艺术之光,有界无限Rizzoil:艺术之光,有界无限Abrams:夏艺派对,向书出发Walker:好奇心·艺趣纸旅TASCHENTheQuartoGroupYalePrestel创造可能性:安藤忠雄上海见面会点燃设计大爆炸·善本图书快闪店**站华裔设计师刘扬巡回演讲【安藤忠雄——亚洲的未来】上海保利大剧院讲演活动回顾寺田克也中国巡回活动TASCHEN x 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臨在與不死
收藏
|
臨在與不死
Price定价:
220.00
ISBN条码: 9789863572107
Publisher出版社: 心灵工坊
Language版别: 港台Traditional Chinese
Category分类: 人文社科NonFiction
Authors作者: 馬賽爾
Pub Date出版日期: 2021-09-17 00:00:00
购买数量:
内容简介Description
留言Comments(0)



  「我所愛的人們,不只在我身上反映出來,他們還住在我內,他們成為我的一部分。」

  「愛一個人,就是向他說:你啊,你不會死。」

  ――馬賽爾

  《臨在與不死》是馬賽爾的第三本《形上日記》,記錄馬賽爾對人類處境的哲思。馬賽爾原是觀念論哲學家,在兩次大戰的世紀悲劇中,切身遭逢真實而未被抽象的他人之痛苦,從此揚棄了「我」,而走向「我們」的哲學,從知識論過度到存有論。戰時經驗把馬賽爾的主體拓開,進而發展到主體際性的存有哲學,再從主體際性看「親人不死」的事實――存有必會戰勝一切困厄而繼續存留下去,使我們在絕望中仍抱持「不死的希望」。

  馬賽爾以為,死亡之真正問題不在死亡本身,而在「親人之死」。死亡不能和「愛的奧祕」分開。我們與所關愛的人有密切的關係,每一個人都是他所愛之人的集合體。每一個「我」本質上是「我們」,因為「我與你」是內在於主體、實存於主體最深處的關係。是以,馬賽爾肯定親人不死,「我與你」之臨在關係恆久綿延,這是愛與忠信克服死亡的保證;會死的只是「他」或「它」,而「你」是不死的,因為臨在是永恆的。

  馬賽爾是一位「新蘇格拉底主義」者,持續求索尚未發現或釐清的現象及概念。《臨在與不死》呈現了馬賽爾反覆構築、耕耘思想的歷程,也邀請讀者踏上對「臨在」與「不死」問題持續追索的心靈旅程。

本書特色

 

  ★華語思想界影響至深的經典《是與有》之後,存在哲學大師馬賽爾另一部重要作品終於在睽違多年後推出譯本。

  ★「馬賽爾研究**人」陸達誠教授集畢生研究之力,歷時數年精心迻譯。

  ★台灣對存在主義思潮的認知一直有所偏重,對此思想運動的另一面向因種種條件不具足,一直很陌生;此書的出版可彌補長期以來的資訊欠缺,還原存在哲學完整的面貌。

誠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崔國瑜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曾慶豹 輔仁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劉千美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

  關永中 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龔卓軍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馬賽爾的《形上日記》顯出了真正的現象學特色,盡力使這些現象明朗化,並具有對永恆的哲學問題找到新角度和新進路的能力。」――施皮格爾貝格(Herbert Spiegelberg,《現象學運動》作者)

  「出於氣質,馬賽爾更像是一位異端者,而不像一個追查的法官。如果有一天,『真理』向他顯露出與這條或那條信理公式不相容的話,他毫無疑問會選擇『真理』。他的思想毋寧是要超越自己,轉向遠比『自我』更深邃的『他者』和『我們』。」――蕭沆(Emile Cioran,羅馬尼亞旅法哲人,20 世紀懷疑論、虛無主義重要思想家。)

  「馬賽爾被譽為早期存在主義大師,他以文論、戲劇探索存有的奧祕,今天讀來仿若後現代的先驅。這本以日記形式寫作的《臨在與不死》越過現代性思維的局限,尋索不死在當下臨現的蹤跡,行文之間存有之光隨處乍現,令人屏息。陸神父的譯筆雋永流暢,盡現其畢生專研馬賽爾的功力。」――劉千美(多倫多大學名譽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馬賽爾(Gabriel Marcel, 1889-1973)

  與海德格、雅斯培、沙特並列二十世紀四大存在哲學大師的法國哲學家,影響深遠。其哲學奠定後來梅洛龐蒂的知覺/身體現象學,詮釋現象學巨擘呂格爾亦視其為自己早期的引路人。沙特將馬塞爾和雅斯培歸類為「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者」,馬賽爾則稱自己的思想為「存在哲學」或「基督宗教蘇格拉底主義」。自幼失怙以及戰時獨特的人生體驗形成他原創的臨在哲學,使他對人的存在與本質的描述不同於其他存在哲學家或現象學家:他的存在哲學反對純粹抽象與客觀化的思考,堅持建基於具體的生命經驗。

  不同於胡塞爾超驗自我的還原和直觀,馬賽爾以為自我無法被還原,而應全然向存在開放,使生命在最高存有的光照下進入「臨在」的高峰經驗。他的自我亦不像沙特那般視他人如地獄,而是在凝歛的工夫中謙遜後退,被存有滲透,經驗到自我與另一主體間愛的連結,進而找到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存在哲學家大都聚焦於人類焦慮、荒謬和悲劇性的生存處境,馬賽爾卻在絕望中看到個體的超越性,強調形上之光帶給人的希望和自由。

  馬賽爾創作生涯達六十年之久,成果豐碩;其最原創的哲學以日記體來表達,後集結成三冊《形上日記》。他也是享譽國際的劇作家、戲劇評論家和音樂家,其所創作之三十部劇本常是他哲學思想的演繹,將他對於生命的探索、哲學的省思反應出來。馬賽爾思想的原創性已經被大部分當代哲學所吸收,影響層面遍及哲學、神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傳播理論及技巧,在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中,其觀念幾乎可說無遠弗屆。

譯者簡介

陸達誠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哲學博士。曾執教於政治大學哲學系(1977-1992)和輔仁大學宗教學系(1992-2013),教授歐洲當代哲學及生死學,並兼任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從事培育青年作家的工作,歷時四十年。

  留學法國期間在指導教授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的建議鼓勵下以馬賽爾思想為研究主題,與馬賽爾數次會面、交談,完成博士論文《奧祕與意識》。返國後的數十年間持續研究、撰寫有關馬賽爾的論著,並終身做為馬賽爾對談哲學的踐行者;其所創辦之****所宗教學系,不獨以特定信仰為研究對象,開宗教交談之先河。退休後專事翻譯法國哲學,並思索、研究宗教與文化的關聯,期能激發國人更多對人性的關懷、對未來的希望。

  著有專書《馬賽爾》、《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心靈工坊出版),散文集《似曾相識的面容》、《候鳥之愛》、《靈修協奏曲》,口述史《你是我的寶貝》等。譯著有《臨在與不死》、《是與有》(以上二書由心靈工坊出版)、《人的現象》(合譯)、《呂格爾六訪馬賽爾》。

目錄

【推薦序一】在永恆的臨在中,你永遠不死 關永中

【推薦序二】祈遇馬賽爾 鄧元尉

譯者序

《臨在與不死》序 蕭沆

前言(1959)

我的基本進言(1937)

形上日記(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臨在與不死(1951)

《無底洞》(未完成劇本,1919 年三月) 陸達誠、徐嘉俊 譯

【附錄】《無底洞》劇本導讀 林靜宜

人名索引

延伸閱讀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我的收藏
购物车
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