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1856年被開發後的化學染料出現後,不過百餘年而已,卻越俎代庖了歷史長流,所累積的色彩經驗。
「千餘年來,從自然界取得的色彩被快速遺忘了。」
看似近在咫尺,卻也陌生,那曾深烙於生活的色彩成為了歷史。感嘆為何就這麼被遺忘了呢?
本書特色
「色彩是視覺溝通的重要媒介」
除直接的色彩感官刺激外,隱藏在色彩語言和文字背後,那文化底蘊與歷史痕跡,為色相帶來不同的影響。
各種顏料、染料、塗料,彷彿魔術師信守的揮灑。
「從樸實無華的動植物、礦物中……幻化出美妙色彩,點綴生活的各方偶。」作者簡介
曾啟雄
現任
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名譽教授
著作
《色彩的科學與文化》、《中國失落的色彩》、《絕色》
曾任
1. 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2. 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系主任兼所長
3. 雲林科技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出版組主任
4. 東海大學、中原大學、靜宜大學、崑山科技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兼任教師
5. 阿蓮國中教師、長榮中學教師、嶺東商專講師篳路藍縷008
《考工記》的色彩015
明代落魄書生與色彩022
《本草綱目》的染色植物026
染色的酸鹼036
深深淺淺的藍044
打藍製靛055
時令的色彩062
有種色彩叫傳承073
陰丹士林078
青龍到底甚麼顏色082
香色087
桂花的新綠094
菉色100
玉蟲點翠110
甲骨文的紅色119
紅字外的絳緋纁126
紅字的出現131
紅記記的探索134
豇豆紅146
猩紅色148
赭紅150
虎杖與鉤藤152
謙遜的色彩154
紫礦161
曬茜草167
茜草的古色名170
蘇芳色185
二藍188
紫醉金迷191
紫的染色193
紫的變貌198
黃的起源202
百變的柘木212
禁制的黃218
櫨黃225
黃色的雙面性230
色彩語言的痕跡232
卡其色236
密陀僧237
與蟲子、鳥共食的梔田242
槐黃247
石榴皮254
山礬256
栴檀花259
薑黃260
蘗黃263
褐與黃266
褐色與媒染270
漆黑276
百蟲倉278
墨黑286
烏烏烏的烏桕294
皂、皁色300
幽玄306
歲月裡的黑312
偷來的色彩316
潔淨的白326
柿柿如意334
後記340
參考文獻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