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你,是否真心愛著另一半? 現在,為了夫妻或伴侶關係而煩惱的人正急遽地增加中。很多人覺得無法再和另一半繼續攜手同心,卻因為顧忌經濟問題或對孩子的影響而勉強維持關係,其中應該有不少人想分手。另外,也有許多夫妻雖然很重視另一半,但在實際面對配偶時,總是無法和平共處、互相責備埋怨,彼此的心情及行為沒有交集。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彼此更了解對方的心情,建立重視彼此的關係呢?
許多抱著這類煩惱的伴侶,來到我經營的診所或合作的諮詢中心。其中有許多希望解決丈夫施暴或夫妻問題的人,我也經常遇到很多個案,一開始是當事人因為自身的憂鬱或躁鬱問題而來諮商,或是為了孩子的困擾前來,但探詢背後原因,最後發現其實和夫妻問題有深切的關聯。像這樣的個案,通常只要設法讓夫妻關係好轉,就能改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或穩定孩子的問題。
另外,雖然結了婚,但是伴侶對於孕育下一代的態度消極,或是原本就對性生活冷淡,導致另一半無法滿足性慾而痛苦,或是另一半性慾旺盛,難以應付而產生抗拒的個案也十分常見。
夫妻關係原本就很脆弱。日本的離婚率僅僅是結婚率三倍,換句話說,就是每三對夫妻中有一對離婚,相信未來要達到美國的情形(兩對夫妻中有一對離婚)只怕也相去不遠。根據某項社會研究調查,日本的外遇人口達五百萬人,已成為威脅家庭關係的嚴重問題。祈求和伴侶白頭偕老卻無法如願,和覺得被束縛,希望掙脫絆的人,同樣因為婚姻很痛苦。
而且,近年因為伴侶有輕度發展障礙或人格障礙,導致夫妻無法分享情感,心情空虛,或是因為無法理解對方的行為而深感困擾的案例也相當多。
社會型態的急遽變化,夫妻及愛情的型式也開始轉變,但也可以說還未達到安定的型態,整個社會都陷入生活的痛苦。
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與伴侶建立出合適且穩定的關係呢?要是夫妻關係已產生嫌隙,或是傷痕累累時又該如何修復?是否可能破鏡重圓?又或是覺悟已不可能修復,是否該快刀斬亂麻,邁向新的人生呢?這樣的情況,應該在什麼時候下定決心,今後又應該維持什麼樣的關係,以什麼樣的家族形式為目標才好呢?
相信這些問題勢必將成為多數人必須面對的迫切課題。本書將透過二十一個案例來逐一分析,我想應該也能幫助你面對自身問題,了解問題的本質,並且從中得到必要的應對方式與提示。
只要能找到答案,相信現代人的嶄新家庭樣貌,必定能浮現眼前吧!
推薦序
夫妻問題並非從戴上婚戒的那一刻開始 所有的離婚訴訟,其實都只是結果,而不是過程。真正的過程,可能在這個人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
這段話從「夫妻這種病:無法愛丈夫的人妻們」這本書來看,就更為貼切。本書作者是精神科的醫學博士,因為長期累積個案,對於伴侶間衍生的議題有相當深入的觀察。作者將實際案例的發生歷程做詳盡的描述,然後再以心理學的層次分析當中兩者的問題何在。作者並不是要討論對錯,而是將兩人間的相處歷程做基本的描述,然後分析當中兩人可能沒有看見的盲點。事實上,這些問題早就在兩人結婚前,就已經在成長歷程中浮現,只是因為戀愛時雙方不會看清楚,也無法深入了解,所以在親密的相處與陪伴後,發現這些人格上原本的議題,而導致兩人漸行漸遠。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耳熟能詳的成語,或許可以作為本書的註腳,如果不想遭受那一日之寒,或許可以透過本書詳細的審視夫妻關係間出現的問題,希望這樣的關係,不會是一種病。
律師 呂秋遠
推薦序
親愛的,沒有了愛,我們還剩下什麼? 日本的精神醫師岡田尊司,再一次的出版了探討現代人的心靈問題的書籍,繼《母親這種病》和《父親這種病》之後,岡田尊司醫師撰寫出版最新的作品《夫妻這種病》,想必再一次的會引發迴響,讓我們好好的關注及誠實討論,現代人「夫妻關係與心靈之間」交錯糾纏而出的身心痛苦。
首先,我們先來關注何謂:「病」?
我們社會對於「病」的觀感,是十分嫌惡的,因為在人與人之間,「病」才被拿來羞辱人,做辱罵的字眼。因此,沒有人想跟「病」產生關連。然而,即使我們迴避,或不想正視「病」的存在,病理還是會自行運作而生,在我們的身體及心理,在我們的人際和生活,產生許多的損害和障礙。
所謂的「病」,是有機體對病因所引起的損害而發生一系列抗損害反應;像是調節能力的紊亂,損害和抗損害的反應,在疾病過程中各種複雜的機能、代謝和形態結構的異常變化。這些變化又使有機體各器官系統之間,以及有機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協調關係發生障礙,而引起各種症狀、體徵和行為異常,特別是對環境適應能力和體力減弱甚至喪失。
如此看來,岡田尊司醫師此本書所探討的就是由「夫妻關係」所衍生而出的各種身心的損害,以及與外界環境之間的協調關係發了生障礙,而引起各種症狀、體徵和行為異常,特別是對環境適應能力和體力減弱甚至喪失。
無論過去我從事社工師工作,或是這十年來的心理諮商工作,許多受情緒困擾及生活適應困難,而來求助的當事人,其困擾及發生的身心損害,非常大的原因,來自於關係的傷害及阻塞。而其中,因為「夫妻關係」(伴侶關係)的長期折磨及衝突,或是長久冷漠或冷嘲熱諷的互動,讓當事人陷於痛苦崩潰的處境,也引發許多不適應的生活問題。
所以,當我在閱讀岡田尊司醫師的這本《夫妻這種病》時,我彷彿再次的看見那些痛哭失聲、傷心憔悴的當事人,又一一的來我的眼前。不禁的令我充滿感觸;同心的夫妻關係,是我們所渴慕的,也是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依靠,然而,若是這一份親密的關係,卻是傷害**的原因,讓傷心纏身而成病的話,這我們又如何能在面對生活中,其它的生活議題和挑戰呢?
若你正是身陷當中的人,或許這本書,無法幫你立即的解決這關係的折磨和糾纏,但是,卻能夠讓你看著他人的真實故事,想起了自己;想起自己的耗損、想起自己的苦痛、想起自己的硬撐、想起自己的矛盾,也想起了~你需要救你自己一把。
諮商心理師 作家 蘇絢慧